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

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

唐晓峰

出版时间

2017-05-0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3.60MB

评分

★★★★★
内容简介

长城边疆在拉铁摩尔的眼睛里,拥有主动参与中国历史的能力,而且事实上它就是中国历史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拉铁摩尔解读中国史的内亚视角,是对在他之前仅以汉族和汉文化作为中心视角去考察和论述中国历史变迁的旧有传统的一种重要修正和补充,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是要以此取代和颠覆从汉族和汉文化出发的分析视角。经拉铁摩尔阐发而得以显现的刻印在中国历史中的内亚特性,如今才刚刚开始受到国人的关注,开始重新得到认识和解读。

唐晓峰(1948-),辽宁海城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先秦历史地理、近代北京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

姚大力,1949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边疆史,代表作为《北方民族史十论》《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

目录
编辑缘起
辑一 文化共生中的拉铁摩尔
唐晓峰 长城内外是故乡
姚大力 拉铁摩尔的“内亚视角”
罗威廉 欧文·拉铁摩尔、亚洲与比较史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为“内亚”一词的最早提出者,如果仅以“长城中心论”概括本书似乎并不恰当,他有相当的部分在描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早期华夏的形成。 论者强调研究的与赖懋德产生学术联系的学人中,似乎没怎么提到中研院史语所与古史辨群体,而且赖懋德对夏商周的论点,似乎也没有在后来的古史研究中见到(当然我自己不做这块学术史不了解),不及逐离理论得到的反响多,倒不一定是为洋作伥,只是想听听殷墟百年后的考古与古史,能对赖氏的研究做出多少修正。 有意思的是,赖懋德也许影响了费正清,新清史一开始是想摆脱哈佛中心的中国观,他们选择的切入方向是相同的(柯文是另一条路),但是一个选择了田野中的人,一个选择了文本中的族群心态,描绘出来的东西就不太一样了,也许需要进一步将两者糅合,不论是读者还是借鉴者。
有些文章平淡无奇,当然让我写我也写不出来😅
我只是把这本书当作学人传记看罢了。
#1900/7/29-2020/7/29 纪念拉铁摩尔120周年诞辰#
一些述评文章的汇编
编的真好。不同意短评中一条说的复旦北大排前面。唐晓峰老师是05译本的译者,也去过美国学习人文地理学,当然得放在首位。姚大力老师研究蒙元史和北方民族史,和拉铁摩尔关注点近似,当然是这两位排头。以我所见,国内关注的是学说和对中国的影响,国外近水楼台,自然更多对国外学术史进行介绍。一篇篇文章也体现了学术史的发展。除了倒数第二篇略显简单,其他文章都很不错
对拉铁摩尔的介绍论文集,罗威廉那篇最有启发,中国学者多在引介、评述,有时感觉读起来如同读书笔记
这类纪念性的论文集,特别是针对一个领域开拓者的标志性人物的,难免有时有跤作业的情况。所以会混杂不少旧作。最大的问题是会有重复行内容。由于拉铁摩尔自身的特殊性,不少文章都会提及他的经历,集合到集子里去看就显得过多的重复。此外不同作者论述的观点重复也有重复性,当然也有从不同视角去论述的,但比例显得就比较低了。但这些文章对于更好的理解拉铁摩尔的中国亚洲内陆边疆有帮助。
配合“边疆”一书食用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