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籁居琴话

秋籁居琴话

成公亮

出版时间

2009-10-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5.96MB

评分

★★★★★
内容简介

“秋籁”,秋天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秋籁”琴,成于唐玄宗开元三年,距今千年。

成公亮先生在“秋籁居”抚琴、打谱、作曲、钻研琴理,并往返于山水、田园。在冥思静想中,梳理大半生的琴学研究。古代琴曲和天地自然、人生理念的关系,古琴传统与时代的关系,在弹奏和思考中纷纷显现。

“秋籁居”的文字与琴音,同样地深沉、淡定而圆润。以“秋籁”琴弹奏出的旋律,等待有心人谛听。

成公亮,1940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6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古琴专业;196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文革期间在北京中国京剧团、山东省京剧团参与《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的音乐创作;1984年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任音乐理论、作曲、古琴教师;1997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提前退休,在家闲居至今。

古琴先后师承刘景韶、张子谦先生,其演奏主要在广陵琴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深细的人情味。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或温润柔情,或炽烈深沉。其修养深厚而又直接取源心灵的演奏,被认为是“内心情感的极致”。

目录
目录
序:琴与心游
古琴简介
秋籁琴
第一章 流动的传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好吧,果然是“话”,写得很杂。另外,成老师是党员吧。。。所有叙述都很正面很正派。。。
史話和打譜的雜集。
就CD也值一半价啊!
作者的名字真有古意,要叫什么兵什么军.................
了解一下古琴~不过有很多专业的描述~看不太懂
宜兴出人才
想想和姚炳炎境遇的差别,不禁想到命运。
这本书买了10多年了。隔两年就翻翻,从对琴一无所知到后来各阶段,都帮助不大。洞庭秋思那篇挺好,如同听课,可是也是学会之后才觉得有用。这种大师文集最大的问题就是散,是用来了解大师的,不是用来学习的。这话不会弹琴时是不敢说的。
近些年关于标准化的东西听多了,对效率和结果的追求磨损了浪漫情怀。偶尔看看毫不标准化的琴谱,突然心生喜悦,没有SOP未必不能传承(或许还更有发展),也未必难以合作(或许还更有惊喜)。
《洞庭秋思》是真的美,气质琴曲。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