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社会科学

开放社会科学

[美] 沃勒斯坦 等

出版时间

1997-04-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83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开放的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究竞应该如何建构?这是诸多社会思想家试图努力作出回应的试题.伊里纽尔·华勒斯坦等人在所著中,循着历史的踪迹对社会科学进行反思,提出了基于一种多元普遍主义统一性上的建设性批判,追问并试图澄清建构开放社会科学所需的基本预设和具体路径.本文认为经过知识领域的对立到合作,认识论领域的分化到弥合,社会科学具有了趋于开放的基本背景前提.并试图解析华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框架--世界体系论,探讨书中所隐含的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等,

目录
目录
前言 古本根基金会
第一章 从十八世纪到1945年社会科学的历史重建
第二章 1945年至今社会科学内部的争论
一、各门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分是否有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现在想来,彼得伯克关于历史学和社会学区分的论述,大约是建立在Wallerstein此书之上:特殊VS模型,材料VS方法——两门学科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另外区域研究—冷战思维给跨学科研究提供的契机,也是有趣的。有两点启发,我们如今时常提到学科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往往是由研究对象的不固定或泛化所带来的,如比较文学的兴起与衰亡,其最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学科从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的对象界定中心和边界,不过何为中心边界,在社会学科中因为实体的缺席非常难以界定。二是他对硬科学时时的对比,时间之箭,数学里的定性研究,这种科学的专向带来的两种文化的相似性,以前从未考量过。
比较有感触于关于学科分类的讨论。可能我自己就比较讨厌任何类似分类的动作,尽管由于自己的无能与无知常常不得这样。
我其实很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简明学科发育史
盛名之下
一本小而全面的书,可以为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自我意识。
篇幅不长。针对社会科学本身的社会科学研究,前半部分是科学史,后半部分指出了许多方法论问题,有所启发。这份报告所倡导的内容与我的想法相契合,不能被学科界限束缚,应该有更开放、普遍的视角认识世界。
是时候破除学科区隔-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区隔-对社会文化塑造的区隔了。最近常常面对的问题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间地带,既缺乏两种视角的完整知识来分析问题,也缺乏多元逻辑下对路径探讨的历史资料。未来如何走向一种“通识”,走向抛弃学科中心主义的骄傲、而达成一种和谐的、交流的、紧密的联结?建立一种友爱的共同体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可真难啊(读研两个月见闻之下的感慨…悲从中来
侧重制度化的学科史而不是侧重学理化的范式史。前者试着洞悉学科自身独特的动力机制,它们对社会学的遗产生效,也凝聚自反性的强度——通过“社会学的社会学”和“社会学的思想史”的差异。这些机制不断交叉设置各种保守或者激进的点位,细致考察相当必要,不过沃勒斯坦那些高屋建瓴的启示还是很遥远。与其对失能的学科先知和共同体心有不甘,不如去关注多样化的生成,进一步激进化结论。
写作业看,挺有启发性的!了解了社科的发展和问题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