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气度(典藏本)

汉唐气度(典藏本)

傅乐成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21-04-01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0.48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台湾秦汉隋唐帝国的祖师”傅乐成先生细讲汉唐故事】 傅乐成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同为隋唐史研究的开山学者,门下弟子众多,故有“台湾秦汉隋唐帝国的祖师”之称,日本史学界也公认其为“一位不可忽视的史学家”。傅先生《汉唐气度》是台湾地区汉唐史研究领域开创性的经典著作,此次引进出版是《汉唐气度(典藏本)》首次与大陆读者见面。 在这《汉唐气度(典藏本)》里,傅先生将引导我们思考很多问题,比如: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一生不得封侯,最终自杀? 贞观之治前的玄武门之变,真相到底如何? 诗圣杜甫,真的是喝酒吃牛肉撑死的吗? 安史之乱,对我们的民族观念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上消失的异族——沙陀与突厥,有着怎样的故事? 汉唐的文治武功与历史兴衰,对今天又有着什么样的启示? ★【经典之作,首次与大陆读者见面】 《汉唐气度(典藏本)》原名《汉唐史论集》,收录有关两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文章十八篇,系傅乐成教授二十五年间历史研究的精华结集。全书内容丰富,从汉唐时代的政治斗争、地域观念、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到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探讨,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与研究者的较佳参考读物。 ★【全新整理,宜读宜收藏】 本次出版,在尽量保持作品原貌的前提下,对文字(尤其是引文)做了仔细的查核、改正,其不便径改或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则出“编者按”予以提示。 傅乐成先生(1922—1984),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次年就职于中央图书馆,1949年随伯父傅斯年先生赴台,并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此后,傅乐成先生长期在台湾地区多所高校教授历史,故今日从事秦汉隋唐史研究者,大多出自傅门,而傅先生也因此被誉为“台湾秦汉隋唐帝国的祖师”。 傅乐成先生治史,深受郑天挺、傅斯年、姚从吾等名师影响,从秦汉史到隋唐史,乃至中国近代化问题,都有独到论述。代表作有《汉唐气度》《隋唐五代史》《中国通史》等。其中,《中国通史》被誉为与钱穆《国史大纲》比肩的杰作,问世后畅销不衰。
目录
自序
西汉的几个政治集团
汉法与汉儒
汉代的山东与山西
孙吴与山越之开发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体是从政治、民族、文化几方面立论,功力五星。
舊書新編 涵蓋作者不少主觀看法
为嘛觉得他讲汉代的部分有些怪怪的😂
最后一章最为精彩,纵看了几千年来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自先秦的百家争鸣开始,中国文化便走上了强势的道路;至秦汉,从尚武精神转向文人政治,睥睨夷狄;至盛唐,吸纳外人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至宋朝,文人政治达到鼎盛,名相辈出;至明朝,推崇八股,虽自我巩固,但渐起衰落之势;至清朝,西方入侵,科举废除,中国本位文化宣告破灭,实在唏嘘。
获得了一些很新颖的观点。 比如:西汉的强盛来自关西地区的尚武精神与关东地区尚文精神的对流,一旦偏重则社会衰朽;“西汉之强,在于以山东的财富开发山西,东汉之衰,在于全力专保山东”。 李广难封根源于武帝对山西军人的忌惮,不敢使之壮大;秦始皇坑杀的儒生,多为阴阳方士,以求仙占卜诈官骗财。 唐人重名利仕途,所以李白一生求官;重实用,所以唐朝不出大思想家。 此外,汉人尚武之风的一再衰颓,源于承平或科举,过分尚武,则国力耗竭,过分尚文,则外族入侵
许多研究的切入点都非常不错,后来者也在近年参加了大量优秀著作。一一拜读,收获颇丰。
经典作品。
开始几章不错
年代有些久远,观点也有些老套,但是还是很不错的学术作品,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虽然有些论断过于主观,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算汉唐史学的经典作品吧。
台湾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自由度更高一些,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也更加人性化,而绝非简单的脸谱化。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会从不同的角度做出结论,很新颖。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