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的封面

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

李鸿宾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9-07-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9.08MB

评分

★★★★★
内容简介
《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选取高车·拓跋、吐谷浑和粟特三个族群的个案为样例,将墓志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并在充分参考中外同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三章对唐朝时期的外来族群在中原汉地的活动情况及其所反映的胡汉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证,旨在阐释唐朝多族发展走向之诸种相貌及其因果关联,进而映现那个时代社会的主旋律。 作者:李鸿宾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高车·拓跋族系的南下与政治认同之干系
第一节 北周是云偘及夫人贺拔定妃墓志考释
第二节 唐贺拔亮家族汉化取径之研究 ——《贺拔亮墓志》诸问题
第三节 唐贺拔亮张氏联姻反映的文化认同与士族相貌 ——以《贺拔亮夫人张氏墓志》为中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以非汉人群文化和族性之变迁,合拍于政治体之衍化为中心,第一章结合关陇集团理论(或其已基本认可的拓跋系国家理论体系),勾勒出高车·拓跋族系在北魏至隋唐间的发展;第二章主要从军事体制角度,把吐谷浑人(上层)的起伏,投射到唐廷统治政策由羁縻府州向节度使体系的转轨之上;第三章则在地域认同的脉络下,揭示出不同区域(内地/中央、边地/地方)下,粟特人的抉择与命运。李老精心打磨的至少此三种取径(尤其前二者),应更能较全面理解和处理胡汉问题。唯一问题在于,在政治和权力的包裹之下,非汉人群之真实心境似乎仍有层迷雾难以拂去。
谈了一些理论,到正文里还是老路子;行文到一半突然反思中原中心论,反思完之后继续按照之前的写法走下去;本质又是陈寅恪的幽灵笼罩下的论文集
序言非常有用,前两章不错。作者的见解大略是通过墓志的考据推测几个典型鲜卑 吐谷浑贵族的身世,认为贺拔氏 吐谷浑慕容的"汉化"是因其 旧有民族分散吸收-权力集团的消解-认同的解体 这个过程。后两章重复拉铁摩尔的过渡带理论,比较鸡肋了。
少数民族如何在中原这个陌生环境下生活,这本书基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序及一二章有用,后面建议读其他。
太多语病了吧
正如作者自述,主題鮮明突出,解構稍顯鬆散。但也因其研究本身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這樣的安排並不能說成為此書的缺點。 用大量的考據來論證一個或數個鮮明而銳利觀點,顯得非常有力,行文也力求流暢簡勁。很有啟發性。而且態度鮮明、懇切,治學之嚴謹,令人歎服。 想繼續接觸他的研究。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