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

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

黄朴民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7-09-30

文件格式

EPUB

文件大小

11.52MB

评分

★★★★★
内容简介

★ 还原真实的古代战争图景

★ 详细解读战争背后的胜败得失

★ 以客观视角分析战争如何影响历史的走向

历史是由无数偶然形成的必然,而往往战争都处于历史发生改变的拐点之上。《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影响极为深远的24场战争,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涿鹿之战、城濮之战、垓下之战、淝水之战、唐灭东突厥之战、鄱阳湖水战、甲午海战……每一场战争都处于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节点,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出了每一场战争开创的战术战法与装备革新,更能看出在这些战争的背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化精神的走向。时至今日,这些历史上的战争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兼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等。代表性专著有:《春秋军事史》《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战国军事史》《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孙子评传》《何休评传》《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刀剑书写的永恒: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散论》《孙子兵法解读》《汉唐统一战略研究》等。

白立超,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先秦史和军事史。著有《出土文献与古书的反思》《张旭评传》《纵横家史话》《古代名将史话》等。

熊剑平,历史学博士,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著有《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六韬、鬼谷子诵读本》《权力的掌控——军机处》《暗影——中国古代的刺客与间谍》等。

目录
序:止戈为武,兵之大道/1
华夏奠基之战/1
华夏奠基之战是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最重要的战争。奠定了黄帝部族为核心的华夏集团占据了广袤的中原地区,并促进了与其他部族的融合,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蕴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自韩信以下排,印象最深的三场:白起主导的赫赫有名的秦赵长平之战;李世民虎牢关之战超越同时代的技术水准(从过程看,后世风格最像的就是粟裕大将淮海的表现了);岳飞荡气回肠打金兀术的堰城之战。
没什么意义,也没有意思
一般,可以对中国的大体进程有一个了解。一场战争也可以彰显国家的强大,同样一场战争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存亡。
科普之作,稍微缺乏一点深度,对战役的解读浮于表面。但通俗易懂易是优点,选择的24场战争具有代表性,结合历代背景(比如和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一起看,可以互相补充
战争时是历史中最波澜壮阔的乐章,对历史的影响也非常之大!重要的战争很多,人们能记住的就那么十几场20几场吧。所以这个切入点很好。
内容有点贪多,如果只选十二场战争,多增加一些图示等做更细致的讲解分析,比这样二十四场流水账会更让读者有收获吧。书名是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崖山之战有些充数,因为襄阳失守南宋命运就注定了,崖山改变不了什么。
这本《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是我在春节期间阅读的一本书,说是二十四场战争,实际上有部分是一个时期的战争集合,总体来看,清鸦片战争以前基本都是内战,之后就是外战,果然印证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越到后面看的越憋屈,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汉匈之战,晋灭吴之战,隋灭陈之战,唐灭东突厥之战,宋元襄樊之战,康熙平定三藩之战,这几场战争都是势均力敌,攻方情报后勤准备充分,多路并进,大兵团利用地理优势,要么迂回穿梭,要么抢占水陆要塞,有战略战术的配合,看起来过瘾,其他比如萨尔浒之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则是全方位的败北,不均衡的战争本身只是伤害,需要更多从非战争角度来寻找原因了。
适合初中生看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