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商约外交

晚清商约外交

王尔敏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70-01-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3.66MB

评分

★★★★★
内容简介

近代史的研究,不少学者由外交入手而论述近代,其实只取其交涉经过,条约谈判,特权攫取,订约阴谋等论域发挥其研判识断。商约谈判与签订之重要,却鲜有人涉及。此类论著,亦属少见。作者积数十年之功,撰成《晚清商约外交》,研讨了晚清七十年间,中国与西方列强在重大政治事件以外所签订的种种通商条约。论述了订约经过与所受列强外交官的强索与愚弄,以及不平等条款的形成,列强特权的扩张,同时亦见出中国官员的怯懦无知,国家利权的侵损。进而则就晚清十年的中外修约,以见中国因应外交的醒觉与挽回利权的努力。

此次中华再版发行,作者思虑再三,重新撰写了《自序》。《自序》详细交代了《晚清商约外交》写作的意图,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作者开篇指出:“中国今日立足于世界瞬息万变之局,实极其需要重视外交,何况百五十年来,中国之饱受外国欺凌侵犯,以及强取豪夺,今时岂可不用心于了解国际现势,强权动态?……在近代史上我们是积弱之国,百余年来,饱受列强侵凌,故全国上下俱须提高警觉,认真研究,列强侵人之国,其一切阴谋智术,运用手法,必须深入了解掌握,以谋趋避因应之道。……算来晚清七十余年间,中国每年之商税漏卮即可抵得上一次鸦片战争之赔款,亦可谓中国商税漏卮,每年要损失一个鸦片战争之赔款量,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因乃著《晚清商约外交》,以为国人提示另一种外交领域,其严重性有过于战败赔款。”

可见,《晚清商约外交》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颇具现实意义。

刘白如先生序

自序

绪论

上编 中外商约交涉之滥觞

第一章 中英通商章程之议订及各国之通行

第二章 列强议订商约特权之永久持续规定

第三章 中俄会订陆路通商

第四章 英日外交势力对中国商权之扩张

下编 晚清十年间之中外商约交涉

第一章 中英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二章 中美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三章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四章 中葡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五章 中德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附中义、中瑞商约

第六章 余论

中西译名对照表

关键词表

参考书目

王尔敏(1927—),原籍河南省周家口市。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台湾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历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代思想史、军事史、外交史、文化史以及方志学等。著有《史学方法》、《淮军志》、《清季兵工业的兴起》、《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晚清商约外交》、《上海格致书院志略》、《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明清社会文化生态》、《解醒集》等。《淮军志》为成名作。此外编纂史料书达十三种三十余册,发表专门论文七十余篇。

王尔敏师从多人,郭廷以是其最重要的导师。

目录
刘白如先生序
自序
绪论
上编 中外商约交涉之滥觞
第一章 中英通商章程之议订及其对各国之通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主要是史料和史实,如果不是唐德刚的序言的话,中大出版社那一版也不会成禁书吧(?)真是何苦来哉。
王文详述晚清商约外交源起、过程、结果,明白列出列强对中国主权在商权利上的侵害,点出其实际损失大于政约,可为后人详鉴。 其中要点,可自览阅,此不复述。 特在词句反复间,可见中国早期外交官员自被动转主动,自应付到作为,自茫然至成熟的过程,亦与中国近现代化大方向吻合矣!
简单翻阅了一下,比预估的有收获。作为一本二三十年前的书依旧有其价值,商约确实是近代条约体系中一个重要内容。对清政府主动性一面的强调,和学界现在的动态也比较符合。有点不足的可能是,可能就是今天看来有些堆砌史料和交涉脉络时并不十分清楚。
翻閱,補記。
晚清这段历史值得多研究一下
非常扎实,视角稍有局限,不过书的确很早了。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