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史(上下)

诗经学史(上下)

洪湛侯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2-05-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4.15MB

评分

★★★★★

标签

文学

内容简介

《诗经学史(上下)》是作者根据“诗”学研究史实,分门别类,推寻特点,加以评介。全书共五编,每编十章,涉及了诗学研究的分期问题。《诗经》的经学研究与文学研究并存问题、诗学评论的客观标准等诸多问题,并对《诗经》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诗经学史(上下)》是对《诗经》研究的一次总结和巡礼,对古典文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读者对象:专业研究者、大学、城市。

目录
第一编 先秦诗学
第一章 《诗三百篇》的产生流传和结集
第二章 关于六义
第三章 《诗三百篇》的分类排列及其他
第四章 《诗》与合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时可以质疑其文学和文学史观念。昨日听C说,和八十年代末的学风有关系……太薄,学力有限,毕竟只能是一本本文献提要性质的。唯一可悲的是,最后的诗经学展望,让我几乎没了希望……
采葑采菲
资料搜集整理洋洋大观,但作者分类排列完历代说法之后,非得下个自己的论断,还要攻击一下异说。里面很多都是应当阙疑的问题,学术史恐怕不该这么写。
在历时性坐标上,依次划分先秦诗学、诗经汉学、诗经宋学、诗经清学、现代《诗》学五个阶段;同阶段内又依托名家名作的分布状态呈现思潮与专题特色,遂建立起诗经学史的模型。人文研究不同于数据统计,带有探寻规律诉求的总体性趋势图固然重要,样本中远离大趋势的散点同样具备魅力,是书可贵之处正在于为一时代经学的“抵抗者”立传而非除名。就压轴的展望与建议看,书史者对自己设计对框架基本满意,尽管还提出百科全书与诗经大系的设想,其实质不过是在已有骨架上添砖加瓦持续加盖。若说还能增添的砖瓦,除了基于个案研究的样本扩容,筛选尺度亦可变通。譬如历代文学而非经学视阈下的《诗经》读解——《封神演义》殷商变革中引《诗》为证的时空错位,《西厢记》陈最良与春香读解《关雎》的雅俗对位等,亦能折射一本正经之外民间的生动活泼乃至嬉皮笑脸
补标,算是不错的综述。但囿于习见,深入不足,不免有失当之处。
写论文需要,从头到尾翻结束了,部分内容细细看过,虽是一部学术史著作,却写得有趣,不少文辞甚是精当。 此书确实体量庞大,勾稽全面,爬梳细致,面面俱到,把从古至今有关《诗经》研究的大小著作逐一做了排查评介。整本书的逻辑清晰,按照朝代从古自今排列下来,但是具体板块下所分的章节有所不妥,这就难免导致部分内容有重出现象。但是瑕不掩瑜,这的确是了解诗经学的一个绝佳窗口,其中细微的归纳,就算凭着目录也能准确找到相关内容,用作索引很是便利,当做参考也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渐入佳境,洋洋大观。 @2021-04-12 00:55:06
一些想法颇有启发性
用了一周,细细地扒。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