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我的稻米

作为自我的稻米

[美]大贯惠美子

出版时间

2022-05-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2.55MB

评分

★★★★★
内容简介

人如其食?什么食物揭示我们如何生活以及在与其他民族相关时如何思考自己?为什么人们强烈依恋自己的烹饪而讨厌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在对日本人稻米的重要意义的迷人的描述中,《作为自我的稻米》检验了日本人在与其他民族相关时运用主食的隐喻概念化他们自己。大贯惠美子追溯了日本人在历史过程中遭遇他者时——中国人或西方人——所产生的自我概念的变迁轨迹,同时展示了稻米和稻田如何作为这种思考的载体。以日本人为例,大贯惠美子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自我和他者的跨文化解释模式。

《作为自我的稻米》新版对旧译本做了全面修订,尽可能还原了日文术语和文献。

大贯惠美子(Emiko Ohnuki-Tierney),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教授,以历史人类学、象征人类学见长。早年研究底特律的华人,后转向阿伊努人,再转向日本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多次获古根海姆等其他学术奖。主要作品有:《神风特攻队日记:反思日本学生兵》(2006);《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日本历史上美学的军国主义化》(2002);《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认同》(1993)等。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译有《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日本历史上美学的军国主义化》《灵魂猎人——西伯利亚尤卡吉尔人的狩猎、万物有灵论与人观》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食物作为自我的隐喻:历史人类学的运用
第二章 当代的稻米和稻作农业
第三章 稻米作为主食
第四章 宇宙起源和宇宙观中的稻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纠正了“近来”十分小家子气的人类学;译得也很好。
素晴らしい
“人如其食?什么食物揭示我们如何生活以及在与其他民族相关时如何思考自己?为什么人们强烈依恋自己的烹饪而讨厌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在对日本人稻米的重要意义的迷人的描述中,《作为自我的稻米》检验了日本人在与其他民族相关时运用主食的隐喻概念化他们自己。大贯惠美子追溯了日本人在历史过程中遭遇他者时——中国人或西方人——所产生的自我概念的变迁轨迹,同时展示了稻米和稻田如何作为这种思考的载体。以日本人为例,大贯惠美子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自我和他者的跨文化解释模式。”
美籍日裔人类学家大贯美惠子关于日本国民性的研究,通过稻米来论述日本人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及如何重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本文首先梳理此书的文本内容及叙述逻辑,进而将其放置在人类学理论发展脉络下,并与同类研究相对比,探讨此书的价值和意义。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