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感官

鸟的感官

[英] 蒂姆·伯克黑德

出版时间

2016-12-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02MB

评分

★★★★★
内容简介

2012年《卫报》“最佳自然图书”

2012年《独立报》“最佳自然图书”

2012年度英国鸟类基金会“最佳鸟类图书”

做一只鸟是什么感觉?在《鸟的感官》中,伯克黑德带领你探索鸟类的各种感官。猫头鹰如何在夜间飞行?火烈鸟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遥的暴雨?鸻鹬连续迁徙上万千米、雨燕在飞行时休息、几维鸟嗅到泥土中的蚯蚓——援引几十年来鸟类行为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鸟的感官》带领我们深入鸟类的感官世界,探寻这些飞翔的(或者不会飞翔的)精灵的奥秘。

目录
前言. . . . . . . . . 1
·像一对林岩鹨一样,每次交配仅仅1/10秒, 但一天交配超过100次,是什么感觉? 这会让它们精疲力竭,还是给它们带来巨大的快乐?
……
视觉......... 19
· 伯劳有怎样的眼底结构, 使其能够在猛禽的身影出现在天空中而凭人类的眼睛还远无法看到时,就发现猛禽并发出告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已购。翻译得极为顺畅,几乎一口气读完。按照鸟类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磁感、情绪这些方面分门别类探讨,已前人观察、解剖、实验还有作者自己的观鸟经验为依据展开。总体而言,我们对鸟类的了解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能配上图,而且是彩图,那样才完美~~
五星推荐,作者其他几本鸟类的著作也都颇有可观。//作为第一线的研究者,由专而通,比诸大而言之者,更有说服力。譬如关于什么是科学,似乎除了Nick Lane之外,未见有如此清晰认识。再比如进化心理学之不靠谱,动物,鸟类是如何映射这个世界的?如果基础就不一样,谈什么进化心理学呢?
啊,原来鸟喙是有触觉的,鸟鸟好棒
世界真奇妙。后面两章有点马虎,大概是因为没有深入研究?
鸟奴的自我修养
好看的,写的角度很妙
阅毕恰是黄昏,夕阳正盛。窗外——令人烦厌的施工噪音、孩童的嬉戏打闹、鸟儿清脆的歌声在楼屋间回响。春天来了。
22.02.24 09I它们有些拥有2个视凹,还有非凡的锐度和感光度,对紫外光也有敏感度。听力更显高能。不仅能感知声音,还可区分理解音调、音符、旋律和音乐。经常用声音来吸引异性,富有极强的乐感。大鸟对低频敏感,小鸟对高频敏感。角质喙是它们全身最敏感部位,这个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关于触感有许多不可描述之处,足以叹为观止。部分鸟类天生具有味觉,蜂鸟甚至能尝出花蜜里的浓度。吃到难吃的虫子鸟儿会选择吐出来,绝不会因为需要果腹而勉强下咽。不少鸟类拥有良好的嗅觉。例如红头美洲鹫找寻腐肉,蓝山雀搜索奶酪,响蜜䴕探求温暖的蜡,皆是有赖于各自非常大的鼻甲。还有大脑中嗅球大小。鸟类的定位机制证明它们具有意识导航迁徙能力,甚至可能还有磁性定向能力。叫声是它们对于情绪的表达,被抓到时哀伤,对待伴侣时轻柔,攻击时尖利。
2022.2.11 鸟类真是感官能力的全能选手,不但眼睛好听力佳,嗅觉和触觉也同样出类拔萃。适合喜欢鸟类的读者,快速阅读。
非常好看,看到后记我才明白为什么封面用图是火烈鸟,不仅因为它“微笑”的喙,还有它远距离感知下雨的能力。继而对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出现的火烈鸟,产生了新的感知。所以刘易斯·卡罗尔知道这一点吗?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