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记

长征记

色诺芬

出版时间

1985-05-0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73MB

评分

★★★★★
内容简介

色诺芬(约前440—前355),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长征记》除记述他随同希腊十万雇佣军参加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的战争经过外,着重记述小居鲁士在战争中阵亡后,希腊雇佣军由波斯腹地穿过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进抵黑海南岸,撤回希腊的冒险远征过程。《长征记》叙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文笔生动自然,所记史实基本可靠,是一部公认的古典名著。

目录
英译本序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果从史学书写的角度来说,《长征记》很有意思,它处于希罗多德《历史》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中间地带,仍然有大量祭祀求神、征兆(鹰的飞行情况)与梦境叙事,这很接近于《历史》,但色诺芬又兼具修昔底德式的理性眼光,我们看到伯利克里那种一人从上往下的演讲辞变成了色诺芬与周围将士你来我往的说服,在居鲁士死后,色诺芬首先就是凭借语言与谋略出位的,后来甚至需要解释应付别人对他的控诉,所以,色诺芬彻底消解了英雄主义,再没有一个“神样”的人物统一希军,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怀疑(一开始怀疑的是居鲁士进军的目的,然后怀疑色诺芬的领军策略)、掠夺、死伤——这一点,甚至连凯撒也做不到,在《高卢战记》里,哪怕偷换成第三人称的回忆叙述,凯撒也始终没有逃离美化自我与战争的诱惑……书里提及的海豚片听起来很好吃啊……
其实色诺芬之所以顺利逃亡,是因为遵循了安纳托利亚高原+两河平原的”逆时针“路径
"The Sea! The Sea!"
1,色诺芬毫无疑问是长征的主角。但开篇却不以色诺芬为主角,而是置入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波斯小居鲁士收兵买马,雇佣希腊军队试图与其兄争夺王位。色诺芬缓缓叙事,讲述了由于敌人的欺诈,希腊人遭到损失。2,直到卷三,他才以第三人称作为主角出场:那个夜晚,他和别人一样痛苦。后来他终于堕入梦乡,却立刻惊醒。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写作笔法使人惊奇。3,他是受一个钻研修辞术的朋友普罗克西怒斯邀请才参加远征的。色诺芬后来表现出统兵才能,与《居鲁士的教育》中描述的大居鲁士相当接近。4,他对邪恶和残忍的事物经常隐而不谈,除非迫不得已才讲述出来,但尽量采用程度较浅的修辞,这倒符合他记住好事而非坏事的传统。5,这次远征由于他的修辞,显得是一场胜利,但实际是一场失败。
不知为什么,读完后不太喜欢色诺芬,无疑他的机谋智巧常常让我想起另一个人,这一点在书的最末一卷里连色雷斯人都是毫不避忌类似之联想的。但他毕竟不是阿西比德,他不时显露的市侩气令他不具有后者那样夺目的理想主义光环,他也没有什么母邦等待他去保卫,这让他失却了如后者般宿命的悲剧色彩。
能把复杂的事情讲得很简单,就不简单。
有很多对话和战斗细节,色诺芬的雄辩术比军事才能更精彩。不算难看,但没兴趣,敷衍完毕,快快放假!
祭神,演讲,战斗,抢劫,土特产
这书值得有个更流畅的新译本。佩服希腊人行军途中所体现出的自由协商精神,放眼世界史,其他文化中几乎没有这样的例子。佩服希腊人思考问题始终秉持的理智态度,没有这种理智态度,很难有色诺芬杰出的语言表达。
黑兔之年,诸变将至,即使不能乘桴浮于海,也需坚信德性决定命运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