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英

如英

常小琥

出版时间

2022-12-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72MB

评分

★★★★★
内容简介

80后实力派作家常小琥继《琴腔》《收山》后又一部长篇力作,以醇厚而洒脱的京味笔调,重绘原生城市地图,深情回望母亲颠簸又强悍的人生。

主人公姜如英生长于北京南城某大厂厂区,身为长女的她自小性格强韧;在时代浪潮中她离开家庭,远赴东北冰原接受淬炼,十年后返城回京,愕然发现自己已成为家庭的局外人,只能凭借个人力量寻找生存空间;她与同为知青的周笑走到一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彼此支撑,经历家人的疏远、朋友的背叛、事业的起落、命运的捉弄,虽生计艰辛,却未曾磨灭对于家庭责任、生命尊严乃至未来的执拗信念。

《如英》以子一辈的视角,讲述一个北京南城女儿的奥德赛之旅,探秘父母一辈被原生家庭放逐后重建生活的历险;更用精准丰沛的细节,为四十余年间人们的衣食住行、歌哭悲喜、牵挂和冀望,留存下一帧帧快照,以此抵抗时间的侵蚀。

京字京韵,细节风景深入骨髓。

——金宇澄

就是“在家走失”这句话,让我有了阅读《如英》的愿望。

这部小说像是当代生活的史记。如果没有这样走心的青年作家,五十年间的许多事有一天会被遗忘。

——濮存昕

《如英》讲述南城姑娘姜如英,作为“六九届”知青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乡。十年后她返城回京,与同为知青的周笑走到一起。同是各自家中长兄长姐的两人,此时却变成大家庭内部的异类和累赘。他们还要在错综不定的社会变迁中彼此支撑,共同面对外部世界的冷落与戏弄。小说以细腻温和的笔触,将如英与周笑遭遇到的啼笑人生娓娓道来,更刻画出北京南城人横跨四十年的生活图景。

用户评论
一本听作者念叨了大半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长篇新作,有点事先张扬,不过读起来却可以低到尘埃,到生活的最底处。如英是知青,但《如英》绝非知青小说,因为它既不会标榜无悔,也没有贩卖伤痕;对作者而言,写如英的大半辈无异于家族意识的寻根之旅,但《如英》同样不是寻根文学,因为它不曾沾染那些微言大义。或说如英最终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她的每一次自我放逐或与世无争,都不过是无从选择的命定,表面上的随遇而安背后,是一次次被家庭和时代所抛弃。若说一定有根,那就是活着,“可是我们现在老了。”“可是我们还活着。”老两口最后决定结伴骑去房山半壁店墓园那段,好似他们的颠沛一生:兜兜转转,逆风苦行。突然忆起二十多年前读刘恒张大民的那个下午,同样的京味京韵和寡民生活,大民留下了沉沉的苦中乐,如英写出了深深的无力感。
写《如英》的过程艰难却也幸福。那段日子里,我不仅可以回到八九十年代的白纸坊,还可以与从前身边的人重见。尤其是他们在一起时,不曾说过的话,我在这本书里帮他们说了。他们错过的人,我在书里让他们再度相逢。那些无法化解的误会与遗憾,我在书里替他们解释了。至于他们永远走失的那个家,我也在这本书里,帮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去。
“文字四散飘零,砸在了心上” wx
非常感人的小说,细腻,深沉,传统。有着非虚构的质感。
看哭了
自翻开第一页便没有再停下,京味小说的传承者。可与老舍比高低,敢同王朔论短长。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