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一个人的遭遇的封面

一个人的遭遇

[苏] 肖洛霍夫

出版时间

2020-05-01

ISBN

9787020158478

评分

★★★★★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遭遇》收录了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二十七篇左右短篇小说,其中以《一个人的遭遇》最为著名。肖洛霍夫在这些小说中展示了战争的另一面,战争对普通百姓人生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是战争文学的一种类型。不同于直接反映前线的战争小说,在和平年代,这类作品更发人深省。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Михаил А Шолохов,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联著名作家,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1965年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难寻之事。 译者:草婴(1923—2015),原名盛俊峰,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1960年参加《辞海》编辑工作,任《辞海》编委兼外国文学学科主编。国内唯一一位一己之力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集的翻译家。
目录
文前插图
出版说明
编委会名单
译本序
胎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苏联式的英雄主义。
《一个人的遭遇》
短篇能写的这么好,不愧是大师,用精简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有美丽的风景,有幽默的生活,有悲伤的命运,这种文字功底,写故事的能力,现在难得一见,充满了古典的美感。
读哭了,
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对于个人生活与命运的毁灭。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作为苏军的主角迫于生存压力杀了人(恶性),而德国医生依旧把战俘当人看,甚至于纳粹军官都因为佩服主角是条汉子而留他一命。这是不是想说明即便是纳粹分子也有人人性尚存呢?在斯大林时代这样写简直不敢相信。本文最催泪的便是后半段。经历战乱的主角成了无妻无子的鳏夫但他还是没有倒下。在工作时偶遇了一个孤儿,他下意识地喊着自己儿子的名字。孤儿则反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孩子想念着父亲的大衣,这便又刺痛了我。
肖洛霍夫太会写豹尾了,前文总是淡淡平平地描述,结尾短短几句来那么一下,震撼人心,久久缓不过来,深深地感叹。
早期的习作 黑白对照太过分明 哥萨克都是万恶不赦的魔鬼 苏维埃政权和共青团都是有着崇高理想、嫉恶如仇、和蔼可亲的天使角色.不过,鉴于马克思主义在上世纪20年代的俄国刚刚兴起同时考虑到作者本人备受富农阶层压迫的成长经历,青年总是会将希望和理想寄托在新生的、代表进步的事物上.书中描写的阶级斗争所遭致的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父子之间不共戴天的关系等令人唏嘘心寒 因而比起单方面的富侮贫、强执弱更令我不忍.. 最后两篇是晚期所作明显感觉文字成熟理性多了..俄国人的作品总是追求宏大叙事,而对人性美的刻画又入木三分,可谓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当下俄国的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是否还能找到一线曙光令着手光复曾经的那个伟大的文学国度成为可能呢!我们同样面对这个问题!!
最后三篇明显比前面的好
毛子的苦难和希望。大同小异的故事,就是亲人相残有点厉害了,意识形态斗争太恶心了。
一个人所能遭遇的最为黑暗的一切都浓缩在了纸张之中,而你能看到的是,流下的滚滚热泪让他们明白,我们还活着。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