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新经济政策的俄国(第3卷)(精)/苏联史的封面

新经济政策的俄国(第3卷)(精)/苏联史

郑异凡

出版时间

2013-08-31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0.19GB

评分

★★★★★

标签

经济

内容简介

《新经济政策的俄国:苏联史(第3卷)》主要叙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历史,20年代的苏联其实是站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但是苏联在这20年代实现了两次重大的模式转变:20年代初从军事共产主义模式转向新经济政策模式,20年代末又从新经济政策模式转向斯大林模式。此后苏联就沿着斯大林所选择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书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详细叙述了这一时期围绕这两个模式转变的政治权力争斗以及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确立的经过。

郑异凡,男,1935年生于南京,原籍浙江省江山市。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俄罗斯研究中心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央编译局苏东处处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政治和理论室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苏联东欧历史研究会理事。

著有《天鹅之歌——关于列宁后期思想的对话》、《布哈林论》、《不惑集》、《史海探索》。主持《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的校订工作。34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副主编。主编《布哈林文选》、《布哈林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托洛茨基读本》、《托洛茨基文选》。编译《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资料》、《“一国社会主义”问题论争资料》,此外还有译著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合译)、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合译)等。多次应邀出席有关苏联历史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国内外...

目录
第一章 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第一节 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第二节 寻找出路
第三节 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和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第四节 大饥荒,东正教和没收教会珍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隐藏评论
写的俗套,又是斯大林因为私心,去争权夺利,违背了列宁的意思,颇有奸臣的故事模板。他没有深入挖掘,作为,党务首脑,斯大林决定了议题和议程,而作为自由的条件-没有异见者,谁到那个位置都会这样,列宁亦如是。我挂树旁听的一位狼人杀选手就说了一句话,拿到警徽,就赢了一半。
党内斗争写的很详细,立论也客观
本书从国内战争结束后,把国家从战时体制拉向正常的国家治理体系开始讲起。之后经历各方的争斗与妥协,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社民党也曾参与),在列宁病危后列宁手下的托洛茨基(军队)、季诺维也夫(彼得格勒)、加米涅夫(莫斯科)与斯大林(书记处)开启权力争斗。早期斯大林并不占优,但是其通过对于书记处的掌握,扩大“在册贵族”的规模,培养自己的亲信。并把其余三方力量放到由自己人掌握的部门之中,架空三人的权利。并通过对列宁政治遗嘱的优先解释权的利用,来增强自己在民众面前的威信。最终经历了数年的权力斗争之后,斯大林终于是稳坐钓鱼台。在权力稳固后,开始推动进行国家治理,最终形成了以消灭富农实施农业集体化;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化为中心的超高速工业化;在“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下的大规模清洗镇压为三大支柱的斯大林体制。
前部分的数据罗列的很翔实丰富,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开展的经济状况。各类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以斯大林的态度为基本点,围绕其讨论苏共各个干部各个群体的意见。 后期的政治事件则是以斯大林为核心,叙述他战胜各个政敌的过程。 这种写法就是一种斯大林的半传记,太突出了个人,而不是国家。 在讨论斯大林与托洛茨基政争的一段,两个人的篇幅相差太多,就有这类问题。其他部分,也对于苏联各类事件的其他参与者照顾太过缺乏。
老师和我们说过郑异凡,说他年轻的时候在苏联留学,五十年代,前几天在课堂上老师还对斯大林歌功颂德,过了几天开始批斗斯大林,引起了他的极大震撼
作者在“主编的话”里面,分析的透彻,骂的过瘾!
很好的内容,学习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 _______________ 曰杂少在这装X。
找合法性过于奇妙深刻
可读性可能不太行,好多东西分散在各个章节,感觉很凌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这句话及其变体在书中反反复复出现多次,作者对此是不是有什么深深的怨念。 最后提到了新经济政策培养出公民社会,那改开都三十多年了,有没有形成公民社会呢?
手机扫码访问
下载地址
我要反馈